全國大拍銅鏡成交直逼900萬 云南收藏慢熱起步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7-23]
今年全國大拍銅鏡成交價直逼900萬元關口,從去年持續至今的國內銅鏡收藏投資熱正當時。然而,云南在文物藝術品銅鏡項上的收藏投資相差國內行情甚遠,云南銅鏡收藏正慢熱起步。
近日,《鏡花水月陜西歷史博物館館藏銅鏡特展》在云南省博物館開幕。記者在采訪特展時獲悉,當前全國文物藝術品市場上銅鏡收藏投資正熱,然而云南在銅鏡領域的收藏投資卻缺乏人氣,簡而言之就是云南收藏市場上玩銅鏡的人還較少,以至銅鏡收藏當前在我省還未成氣候。
在辭典上,“慢熱”意指難進入狀態,顧名思義就是熱的慢,剛開始熱情不高,需慢慢推進才能漸入佳境。前往省博觀鏡的資深藏家朱旦,用“慢熱起步”來形容云南銅鏡收藏時情。他告訴記者,從歷史來看云南并非銅鏡文化興盛地,從工藝來看云南自古缺乏制鏡業,從市場來看云南銅鏡貨源多來源于省外…… 綜合因素決定云南銅鏡收藏投資還需預熱。
云南省博物館館長馬文斗認為,中國古人對美的追求與向往,濃縮在銅鏡的咫尺天涯。但是,古滇國僅在江川李家山、晉寧石寨山的滇國貴族墓葬中留下為數不多的幾面銅鏡。因為少數民族“不施粉黛”等有異于中原傳統習俗的原因,云南直到元、明時期才開始鑄造銅鏡,銅鏡業歷史也是短暫的。
從國內乃至海外市場行情來看,當前銅鏡收藏投資正熱。其標志性事件,是今年5月12日的中國嘉德“春季郵品錢幣銅鏡拍賣會”,一面《明逾滿月跑獸鏡》以897萬元成交,將近兩年持續的銅鏡收藏熱推向新高潮。而早在去年5月11日的中國嘉德春拍中,一面《唐海獸葡萄鏡》就以120萬元成交。可見,兩年來銅鏡被忽視和低估的價值正持續走強。
省博物館專家樊海濤認為,對于我省一般收藏者而言,銅鏡收藏不失為一種投資途徑,而在選擇具體目標時,應主要關注時代、形狀、紋飾、工藝、完殘等因素。四種銅鏡值得投資:一是早期銅鏡。戰國以前,特別是春秋前的銅鏡,存世珍稀;二是制作精美的銅鏡,例如唐代寶相花鏡、鸞鳥鏡、珍禽瑞獸葡萄紋鏡等;三是特種工藝鏡,如戰國彩繪鏡、漢代透光鏡、唐代螺鈿鏡、金銀平脫鏡等;四是尺寸較大和較小的銅鏡,20厘米以上算較大,5厘米以下算較小,因少見而頗具價值。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