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屆漫畫拍賣會無一流拍 總成交額1180萬元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5-03]
(記者 羅震光 實習生 馮偉)222個拍品全部成交,總成交額1180萬元。昨天下午,在杭州休博園舉行的中國國際動漫節·西泠印社中國首屆漫畫拍賣會經過4個多小時的競拍,交出了這樣一份答卷。這個結果讓許多業內人士和收藏愛好者都感意外。
將漫畫作為一個單獨門類的藝術品進行專場拍賣,盡管很應國際動漫節的景,但并不被拍賣業界的很多“老法師”看好。西泠印社拍賣公司的總經理陸鏡清也坦承,“有很多行內的老朋友都奉勸我放棄,不要風頭沒出,反出洋相。而我盡管對自己的眼光很信任,但也只認為能成交70%以上,就是勝利。”事實上,在拍賣會開始沒多久,記者就看到好幾位杭州的市領導先后跑來看情況。
也許是為了防止冷場,率先亮相的拍品都是豐子愷、葉淺予、華君武等老一輩中國漫畫家的力作。果然,現場的近200位買家都踴躍競拍,其中吳山明的《山水情》(上下卷)以56萬元的成交價成為全場標王。此外,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提供的剪紙動畫片《海底撈月》的剪紙作品原稿成為“黑馬”,以3.5萬元起拍,經過數十輪競拍,最終以42.56萬元成交。
參拍的數十幅國外一流漫畫家作品最終也都以超過估價的價格成交。其中,以前蘇聯、俄羅斯領導人為原型的《伏爾加纖夫》以5000元起拍,最終拍出了15.28萬元的高價。
一個值得玩味的現象是,朱德庸、黃玉郎、蔡志忠等“文化人”漫畫家的手稿比姚非拉、夏達等純粹動漫畫家的作品更受競拍人歡迎。朱德庸的《在這個世界里的自我角落》競價過程激烈,從1萬元起拍,最終以44.8萬元成交,成為全場溢價幅度最大的拍品。
拍賣會結束后,陸鏡清對記者表示:“今天的成功,證明經過多年的醞釀和培育,漫畫作為一個獨立的藝術門類已經開始走進藝術品流通領域。今天的競拍者都是來吃頭湯面的,相信市場的成熟和完善也會加快步伐。”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