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藝術藏品分批出手 尤倫斯:中國夢破碎?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2-23]
比利時收藏家、尤侖斯美術館的創始人蓋伊·尤倫斯(Guy Ullens)將把這處位于798藝術工廠的藝術空間的管理權轉讓給“長期合作伙伴”,同時也卸任美術館館長一職。他和妻子米里安(Myriam Ullens)積累的大量中國當代藝術藏品也將被分批出手。4月3日香港蘇富比將拍賣其中106件藝術品。
尤侖斯是世界上收藏中國當代藝術品最多的人之一。他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了對中國的古畫,宋、元、明、清朝作品的收藏;80年代中期轉向中國當代藝術作品的收藏。
處理完藏品和美術館的事宜之后,蓋伊·尤倫斯說他將會多花些時間在尼泊爾的慈善教育工作上,也會繼續收藏藝術品,不過重心會放在印度的年輕藝術家上,而非中國藝術家。
2007年11月,由尤倫斯基金會出資建造的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在北京著名的大山子798藝術區落成開館。美術館設在前軍火工廠、包豪斯廠房內,面積為5000平方米。除了三間展廳,還設有一間禮堂、咖啡館和書店。
UCCA也是第一座在中國建造的獨立的非盈利性當代藝術中心。尤侖斯稱,他最初的打算只將UCCA作為展示其大量收藏的中國當代藝術品的地方。然而,“很快又否決了這個理念。我們決定用它來推廣中國當代藝術,通過專題展覽以及臨時展示等方式。”
UCCA也經歷了最初試水期的艱辛。開館半年之后,已向媒體推介了的五位高級職員中有四位都被換人或是本人辭職。美術館也因雇員多為歐洲人士而受到抨擊——藝術指導由法國策展人杰羅姆·桑(Jér?me Sans)擔任——有人甚至說國內不歡迎外來人士建立UCCA這樣有野心、有地位的藝術中心進駐中國。尤侖斯本人也承認,這類說法確有其事:“政府的態度很友好,我們關系不錯,從未受到審查制度的阻礙。但問題在于他們有自己的機構體系,我們得有中國合作伙伴的幫助才能跟這些體系打好交道。所以可以說傳言是真的,從某種角度來說是這樣。”
去年4月,尤侖斯和中國民生銀行發起成立的公益性藝術機構、民生現代美術館正式簽約,結成合作伙伴。而蓋伊·尤倫斯說,這項合作現在已經終止。現在他的當務之急是找到接管UCCA的私人合作伙伴、保障美術館的未來。同時也打算強化尤侖斯的公司治理。
“我們也在尋求不同的公司建構。最初的建構只有我和我妻子——這對開始階段來說是很好的,我們做決策很迅速,走動得很多,也非常機會主義。但要長期運營的話,這種方式是不足以維持下去的。”
被問及是否希望UCCA未來的持有者繼續使用“尤侖斯”的名字時,他說:“這我可不在乎。”今年已76歲的蓋伊·尤倫斯說,對于他的年紀,已經不適合來回往返于北京和歐洲的操勞了,也無意把UCCA留給子女照料。“我已做完我該做的,一切都結束了。”他又補充道,“如果你搞砸了,那也得自己收拾。”
尤侖斯說,他希望UCCA在以后的項目中保持住原有的野心。這家藝術館曾舉辦過許多重要的展覽,包括2008年的《占卜者之屋: 黃永砯回顧展》;2009年的《破碎中——陳文波繪畫展》和嚴培明的個展《童年的風景》;以及2010年張洹的裝置藝術展《希望的隧道》。
原本安排在3月份的艾未未在國內的首次大型個展現在得延遲到半年或一年之后。“在中國,能否準時開展一向是個問題”,尤侖斯表示仍非常期待這個展覽,“我自已也是艾未未的超級粉絲。我很喜歡他。”
尤侖斯的藏品
同時,尤侖斯還說,在試圖找到接受全部藏品的單一買家這一計劃失敗后,他準備分批出手收藏的中國當代藝術品。“我的夢想是把全部的藏品都在中國交給同一個買家,但是藏品畢竟太多了。”
4月3日,尤倫斯的中國當代藝術藏品中的106件會呈現在香港的蘇富比拍賣會上,總估價在一千兩百七十萬美元到一千六百七十萬美元之間。拍品中包括,張曉剛的三聯作《生生息息之愛》(估價:三百二十萬~三百八十萬美元)和王廣義的《毛澤東》畫像(估價:十九萬~二十六萬美元)。
被問及是否還會繼續收藏中國藝術作品時,尤侖斯答道:“我不想再局限于同一收藏領域了。”他說現在感興趣的是印度藝術家的作品,他新近入手了第一件印度藝術品,英國籍印度裔女藝術巴哈提·科爾(Bharti Kher)的的作品《被貓吃剩的老鼠基因》(The Left-Over DNA of a Little Mouse that the Cat Ate)。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