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市場
“美術圖冊拍出16萬元,我們還在擔心買家會不交款,沒想到他現場就交款取貨了”,在香港剛剛結束的一場小拍賣會上,美術圖錄的成交情況讓買家和拍賣行都倍感驚訝;在剛剛結束的北京榮寶拍賣會上,不少原來價格僅為數千元的美術圖冊一下子躍上數萬元高價。
美術圖冊成為部分收藏者專門收藏項目,與市場關注書畫著錄、以期作為收藏佐證有關。
雖然只是印刷品,但隨著書畫市場價格高漲,美術圖錄價格也水漲船高,市場上出現了專門收藏美術圖錄的收藏者。以古籍收藏入行的胡義成目前把“入貨”重心放到美術圖錄上,在香港市場上“搜羅”古舊書,其中至少有2/3是美術圖冊。
美術圖冊價格一般不高,但也可能因為名家效應而價格不菲。觀察近幾年的拍賣成交情況可發現,上世紀50~80年代出版的齊白石、張大千畫冊最受歡迎,價格也最高,與兩位大師的作品市場行情不斷突破新高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在市場上成交價超過十萬元的美術畫冊,多是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等人的畫冊。
收藏圖冊者
目的性通常很強
另一方面,該位拍賣行人士認為,除非是早到清代或民國的美術畫冊,其他的圖冊作為收藏書畫的參考意義也不是太大。
“美術圖冊受追捧,一方面反映收藏者逐漸成熟,注重書畫的真實性,也與近幾年有著錄的書畫價格較高有關”,胡義成表示,收藏美術圖冊的人目的性相對明確,就是為了作為書畫收藏的佐證,或者為了研究某個書畫家。
有一名畫商就曾拜托市場中的商家幫他尋找某位仍在世的大師在上世紀時出版的畫冊,并直言“只要能找到,不管多少錢”。據了解,大多數收藏美術圖錄的人多以上世紀90年代拍賣市場啟動為界限,只收藏上世紀80年代以前出現的圖冊。
怎么以較低的價格收藏好的美術圖錄,行家們有妙招。胡義成發現,在書畫拍賣專場中出現的美術圖冊,成交價格一般高于出現在古舊書專場中的圖冊——買畫冊的人通常會按書畫的價格來衡量圖錄價格,并確定自己的心理價位。因此,古舊書專場中往往更易“撿漏”。
比如曾在古舊書專場出現的7冊齊白石畫冊,現場總成交僅為1.2萬元。事實上,這7件圖冊中有兩本是民國珂羅版,目前每本價格為1萬元左右;另外一個上世紀70~80年代的香港版本,當時價格為3000~4000元左右,目前至少可達1萬元左右。
據了解,當時的賣家雖然定下1.2萬元底價,但市場行情約為3萬元,結果因為少人問津,未到預期價格就成交了。
如果按目前的行情,這7本畫冊現在至少可賣出5萬元!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