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無極創作于上世紀50年代的《14-3-59》是今年佳士得春拍的重點拍品,估價:1000萬~1500萬港元。
香港佳士得2010年春拍將特別呈獻趙無極一系列創作,時間跨度深廣,從上世紀50年代的“靜物風景”、“甲骨文系列”、“抽象風景”,一直延伸至上世紀70年代“空靈輕淡的水墨式油畫”,1980年至2000年間的“色彩的深度性探索”。5月30日下午舉行的佳士得“中國二十世紀藝術”專場拍賣中,將推出“大師的誕生——成就中國藝術現代復興的趙無極”,這也是此次佳士得春拍中的一大亮點。專場將上拍趙無極各個時期的作品三至四件。這些作品之間互相呼應,展現出獨特的歷變脈絡,完整地呈現了一個中國藝術大師半個世紀的探索歷程和藝術成就。
以宏觀的視野審視整個中國藝術的發展脈絡,趙無極是有著承先啟后、開創傳統的重要地位。他承續了中國宋元山水畫的美學精粹,重新演繹,并融會、結合西方藝術中表現色彩、光影的優點,演化為一種嶄新、抽象的表達方式。嶄新的藝術表現形式,一方面使中國山水藝術、水墨寫意有了歷史性的新發展;另一方面,他在中西美學融合的探索進程上,體現了最完美的匯合和范例,實現了從林風眠等以來整整兩代藝術先進的探索和追求,見證和成就了中國藝術的現代復興。
上世紀50年代中期,是趙無極創作生涯上的一個重要轉折期,按畫家的自述,是“繪畫一個階段的結束,或更正確地說,是一個不可逆轉的新階段的開始”。這段時期的創作,在藝術成就和產量而言,都是十分豐碩的。很多被知名美術館永久收藏、極富代表意義的作品都在這段時間完成。此次春拍推出的《14-3-59》(估價:1000萬~1500萬港元)、《02-01-65》(估價800萬~1200萬港元)兩幅作品,是趙無極該時期中最具代表意義的重要作品,由藏家私人收藏近半個世紀,從未在藝術市場曝光。而《25-10-90》(估價:650萬~1000萬港元)和《31-01-2001》(估價:140萬~200萬港元)兩幅作品創作于上世紀80年代以后。這個時期,趙無極更多采用鮮艷、亮麗的色彩。按畫家所言:“想藉對比和同一色彩的多重振顫使畫布躍動起來,找到一個放光的中心點”,以光彩來帶動顏色的變化和動勢,甚至是無形的空間也似乎聳動起來,這種技巧即使在西方藝術家群,也是十分獨特和突出的,說明趙無極多年探索色彩、空間的成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