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虎畫發虎威 虎題材書畫成為拍賣會噱頭之作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2-27]
虎年已至,虎題材的書畫也成為大小拍賣會的噱頭之作。在剛剛結束的廣州四季嘉德拍賣會上,“虎癡”張善孖的虎畫《天倫樂事》以9.856萬元成交,趙少昂的虎畫《山君圖》拍出33.6萬元價格,并均為同一買家所得。
虎圖藝術難度高,名家之作升值空間大。“題材并非衡量收藏價值的最重要因素”,書畫行家認為,對于藝有專攻的畫家來說,還是要收藏其“拿手之作”;而對于多面手畫家來說,其特殊題材作品更值得收藏。
現狀: 收藏虎圖多為增值之用
據了解,當代“虎名”最大的張善孖的作品從民國時期就開始進入市場,上世紀80~90年代的作品價格為5000元/平方尺左右。從近年的拍賣紀錄可見,張善孖的作品自1996年已經拍出高價,在朵云軒拍賣會上,其《山君圖》冊頁(十二開)成交價就高達88萬元。在中國嘉德2009年秋拍中,其《山靜虎嘯》拍出71.68萬元高價。
在嶺南畫壇上,“虎名”最大的要數二高和趙少昂。在市場中,二高的走獸題材是收藏者刻意追求的對象,特別是高奇峰的獸圖。如在2009年香港某國際拍賣行11月29日的拍賣會上,高奇峰的虎圖《草澤雄風》拍出128.626萬元高價。
另一嶺南名家趙少昂的虎圖也是市場熱點。如在2007年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其《白虎》拍出264.75萬元,2007年崇源的《雙虎圖》以126.5萬元成交。
資深行家鄺根明認為,大多數虎圖的收藏者,看重的是投資價值。名氣越大的畫家作品越好賣,比如張善孖的真品幾乎無一張賣不出;而廣州嘉德在2008年6月以11.2萬元成交的趙少昂1928年作品《老虎》,在2009年6月以20.16萬元成交。
分析:畫家特長不同收藏對策有別
不少書畫收藏者喜歡追求特殊題材,比如花鳥畫家的人物畫或人物畫家的山水畫等,希望達到“人無我有”的效果;也有的收藏者認為收藏畫家最拿手的作品,其風格成熟,而且市場基礎好,容易買賣。
收藏者到底要追求特殊題材還是經典題材?市場行家分析,對于不同的藝術家要區分對待。鄺根明舉例說明,張善孖的“拿手好戲”就是老虎,其虎畫價格自然最高,如果是其山水、人物畫,不一定受每個買家認可;假設一般的花鳥畫家為了應景,在虎年揮毫畫一幅虎畫,其價格肯定難以與其花鳥畫比擬;而全能大名家如徐悲鴻所畫的老虎,價格肯定不低。
因此,收藏者心中應該有一個收藏準則:專門畫某個題材的畫家,就要收藏其成熟題材的作品;而水平很高,幾乎所有題材都是能手的全能畫家,其特殊題材因為難得一見而更值得收藏。如齊白石擅長畫魚蝦蟹,但目前最貴的是山水、人物題材;而趙少昂擅長花鳥,目前其老虎、山水、人物價格相對更高。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