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名作賞析

宋代山水畫鑒賞:吳鎮《漁父圖》中窺見超凡脫俗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2-18



王蒙《夏山高隱圖》



吳鎮《漁父圖》



黃公望《天池石壁》

   

宋代的山水畫,各派紛呈。北宋前期的李成和范寬堪稱一代大家。中期的郭熙獨步于山水畫壇。北宋后期,米芾父子創造“米氏云山”,對水墨山水貢獻尤大。南宋初期,被譽為南宋四家的李唐、劉松年、馬遠和夏珪執牛耳。同時,青綠山水也盛極一時,北宋有王希孟是這方面的代表人物。此外,活躍在這一時期的王詵等對宋代山水畫的繁榮和發展,也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此畫繪于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是王蒙最有名的作品。《夏山高隱圖》采用高遠法構圖,畫面山出云霄,山石瑩然如玉,下有玲瓏山,上有三巖,即碧巖、秀巖、玉巖。圖上重山復嶺,密林深溪。一線瀑布高懸直瀉。溪流從巖間涌出。山坡草堂數間,堂中隱士起坐,一僮相隨,極其沉靜,極具幽致。此畫在畫法上先以淡墨勾石,后施濃墨加強,層次逐漸加深。先用濕筆而后用干皴,山頭多打點,用筆活而不亂,層次井然。所用筆法簡而不繁,深遠之處都以緊密的皴擦來表現,全局不多渲梁,山頭層層疊疊,樹木蒼蒼茫茫,使整個畫面氣勢雄偉,頗見功力。 王蒙是元末明初的著名畫家,出生于藝術世家。他在元末曾一度任過官職,后因反元的農民起義爆發,天下沸騰,四十歲左右便棄官隱居于臨平黃鶴山,過隱士的生活。

吳鎮在繼承董源、巨然傳統的基礎上而變其法,筆墨圓渾蒼潤,這是吳鎮57歲時的作品,中遠景畫平岡叢樹,溪中一人乘舟垂鉤,意境清曠超脫。吳鎮性格孤僻,作為自我的寫照,吳鎮特別偏好《漁父圖》的創作,從中可以窺見其高蹈遠引、超越世俗的生活態度。溪中垂釣的漁父形象,顯然不是宋人類似創作中的勞動人民,而是知識階層的“漁隱”。

傳聞,黃公望在畫《天池石壁》時,已經72歲了。、在蘇州城西二十里的吳縣境內,天池、靈巖山和天平山三山相連,遠望猶如蓮花,人稱華山。在華山對面的半山上,有一個湖,被人們稱為“天池”,黃公望就是描繪著這一山水的風格。此圖畫層巒疊峰,千巖萬壑,長松雜樹,縱橫有序,錯綜多姿,顯示了天池石壁的雄秀美姿。構圖繁而用筆筒,筆墨渾厚華滋。人謂天池山得一“幽”字,此畫表現出來了。圖中多用淡赭,染以墨青墨綠,展示出山中的幽趣。全圖煙云流潤,氣勢雄偉,系黃公望淺絳山水的杰作。此圖摹本傳世甚多。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