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瓷的價格 -- 觀2009上海藝術博覽會有感(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10-31]
標簽:上海藝術博覽會 名瓷 藝術家 名家作品 收藏家 饒中亮
我雖然在幾年前曾經預測到當代名瓷的價格將會飛漲,但是,我是把它放在一個二十年的區間來比較的.今天,我們回首過去十年,價格上漲了至少十倍,應當是一個保守的數字.剛剛結束的2009上海藝術博覽會上,又透露出什么樣的信息呢?
1. 名家作品的層次,已經明顯拉開
和過去大師,教授價格的一個大致的價位相比,是在行業內的領軍人物的價格,出現飛速上漲,遠遠地拋離了一般的所謂大師或教授.以100件的作品為例,他們作品的報價達到1000元/件甚至更高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這說明,收藏者的文化素養和藝術鑒賞能力在不斷地提高,他們已經愿意為能夠在藝術史上有重大影響的藝術家和藝術作品下重金收購了.因此,過去的類似撒胡椒面式的,求多求全的收藏思路,是要好好清理了.尤其是現在,大師的名號滿天飛.這次博覽會上,還沒有正式公布的江西省的大師們,就開始打起了大師的稱號,把價格抬升到100元/件的價位,但是,成交并不理想.反之,人們在熱烈的追逐重要的藝術家的作品.
2. 雕塑類作品價格開始快速上升
雕塑類作品,歷來不受重視,價格也上不去.現在,在博覽會上,已經呈現了完全不同的景象 -- 其價格已經和瓶,板,盤類平起平坐了.這說明,市場已經開始認同,作品的藝術水平,是靠作品本身來說話的,而不僅僅器型.也不是僅僅工藝.著名雕塑藝術家的高溫顏色釉作品,報價已經上升到二萬元的價位.放在去年的博覽會上,也就是五千元左右.有位上海的經營者,開了一個攤位,主推一位著名雕塑家的動物,據說作品數量是999件,一年前報價僅僅萬元,博覽會上的報價已經達到三萬以上.
3. 價格趨向透明
價格的透明表現在幾個方面:
畫廊的介入,使得收藏家必須逐漸習慣從畫廊收集藝術家的作品.原來很多藝術家把畫廊當傻子,當托,私地下賣低價,現在逐步雙方明白了互利互惠的關系.收藏家也逐步放心從畫廊直接收藏了;
地區差價縮小.即使是從河南這樣并不發達的地區,藝術家的報價也絕對不便宜.博覽會上,景德鎮的名家作品價格也都不便宜.因此,抱著原來的到展銷會去拿便宜貨的想法已經不切實際了.現在畫廊在博覽會更多的是展示形象,結交朋友,著眼于未來.成交到并不是第一要務,更不追求低價成交.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